2月21日,以德国《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为首的40家媒体联合发表报道,指出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 Group AG)的30000名客户资料显示,瑞信所持有的超过1000亿瑞士法郎的受益人中,包含许多涉及酷刑、贩毒、洗钱、腐败和其他严重犯罪的人士。

该文件由匿名人士泄露给《南德意志报》,包括《卫报》(The Guardian)、《迈阿密先驱报》(Miami Herald)、《纽约时报》等48家记者历时几个月调查这份文件,该文件是瑞信150万私人银行客户的部分数据。

报道所指出的的账户大部分于2000年后开设,且至今仍然在使用。所涉及人士包括因非法收受利益入狱的前港交所主席李福兆、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的塞尔维亚起诉证券欺诈的鲁多柳布·拉杜洛维奇(Rodoljub Radulović)、因人口贩运而被判处无期徒刑斯特凡·塞德霍尔姆(Stefan Sederholm)、前台湾省省长宋楚瑜等。

持有瑞信账户并不违法,文件也不能证明这些人士所持有的账户收入为非法收入。但文件明显显示出瑞信并未严格遵循其内部程序对这些收入的来源进行核实,即这些账户很可能被利用来洗钱。瑞信在回应中表示,它强烈反对任何对该银行的指控和推理。

这并非瑞信第一次卷入此类丑闻,瑞信于1986年、2000年、2004年先后被爆出为菲律宾独裁者马科斯(Ferdinand and Imelda Marcos)、尼日利亚独裁者阿巴查(Sani Abacha)、日本黑帮的不正当收入洗钱。

1713年,瑞士出台了禁止银行泄露客户详细信息的银行保密法,此后瑞士某种意义上成为富人秘密掌握财产和避税的天堂。即使是2014年,包括瑞士在内的50个国家和地区的部长同意共享自己所掌握的纳税人财务信息之后仍是如此。

瑞信文件披露后,欧洲议会的三大党团都要求欧盟重新评估瑞士的金融风险,并考虑将瑞士列为洗钱和金融犯罪的高风险国家,这表明瑞士可能与伊朗、叙利亚和朝鲜一样被列入涉嫌洗钱的欧洲黑名单。

(责任编辑:新不莱梅)